青春,在创业奋斗中激扬,在创新创造中闪光。
为深化落实中建集团《关于开展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创新创业行动的实施方案》,扎实推进局“科技创新三年行动”部署及2025年职工创新创效大赛工作要求,进一步引领八局青年强化创新意识、提升创新能力、投身创新实践,近日,中建八局2025年职工创新创效大赛(青年组)暨“建证未来 青春有为”系列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。
经过两天激烈角逐,中建八局环科公司自主研发的“太阳能热耦合微生物土壤地下水修复装备”,凭借突破性技术与高落地价值,斩获青年创新创业赛道银奖。下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引领行业绿色转型的创新装备。

直击行业痛点:3年攻坚破解“三高”困局

随着城市更新加速,工业污染地块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“拦路虎”,而传统土壤修复技术长期深陷高能耗、高碳排放、高成本的“三高”困局——以传统原位热脱附技术为例,每修复1万立方米污染土壤,需消耗电费4.8万度,碳排放量居高不下;更关键的是,高温会不可逆破坏土壤原有结构,不仅修复周期漫长,还易引发二次污染,难以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。
瞄准这一行业痛点,中建八局环科公司研发团队历时3年攻坚克难,确立“以清洁能源赋能生物修复”的核心方向,通过太阳能实现光热与光电转化,为特异性微生物菌剂的扩增创造最优温湿度、养分条件,依靠微生物的自然降解能力,精准去除污染场地中的有机污染物,最终交出一份“零碳修复” 的创新答卷。
三大核心突破:打造绿色低碳修复“新标杆”
该太阳能热耦合微生物土壤地下水修复装备的竞争力,源于三项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突破,彻底打破传统技术瓶颈。

高效降解菌剂筛选技术:创新采用“96孔板筛菌+高通量测序”组合方案,精准筛选出针对多类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剂,经实测,其对目标有机物的7日去除率可达85%以上,为修复效果筑牢核心基础。
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:采用太阳能驱动模式,搭配可调节式展翼设计——通过展翼角度灵活调整,最大化捕捉不同时段的太阳能资源,最终实现太阳能光热转化率突破40%,较传统技术10%左右的光电转化效率,实现质的飞跃。
耦合修复工艺创新:首创“低温热源-分层注药-耦合修复” 工艺,以太阳能提供的低温热源维持微生物活性,同时通过分层注药技术让菌剂均匀渗透至污染层,实现“能源供给-生物降解-过程管控”的全流程耦合。
与传统原位热脱附技术相比,该装备不仅实现 “零碳供能”,更将修复成本直接降低80%以上,真正达成“生态环保、经济高效”的双重目标,为土壤修复行业树立绿色低碳新标杆。
商业路径清晰:政策市场双驱动,盈利模式多元稳定
从政策到市场,该项目具备明确的落地基础与广阔前景,同时构建了“精准匹配需求、多元支撑盈利”的商业模式。

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:2023年生态环境部印发《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将绿色低碳修复作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,为本项目提供了清晰政策指引。据《中国化学工业年鉴》统计,我国长江沿岸化工企业超1.3万家,其中30%以上分布于生态敏感的长三角地区,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需求迫切,市场空间广阔。
三类定制化解决方案:针对不同客户的核心需求,研发团队设计差异化服务方案,实现“精准匹配、按需供给”:针对在产企业/化工园区“边生产、边管控、边修复”的需求,提供“小型化可移动装备租赁+特异性菌剂供应+定期监测”服务,最小化对生产的干扰;针对建设用地修复项目“周期紧、效率要求高”的特点,推出“装备销售+现场施工+修复效果监测”全流程方案,确保项目快速达标验收;针对环保工程总包商“缺乏核心技术支撑”的痛点,提供“核心技术装备+全程工艺指导”,通过联合体投标模式提升其中标概率。
“核心+增值”双驱动盈利:全面构建稳定多元的盈利体系,保障长期发展。其中装备销售为主要来源,按修复规模推出大、中、小型设备;技术服务按项目合同额的15%-20%收取费用,拓展高附加值收入;同时高效菌剂供应形成复购收入,并搭配智能运维平台订阅服务、二手装备翻新与租赁业务,进一步丰富收益渠道。
未来发展规划:从区域龙头到国际品牌

为稳步推进项目落地与产业化扩张,我们制定了清晰的分阶段发展目标:
短期(1-2年):聚焦长三角、珠三角等污染治理需求集中区域,落地5-8个示范项目,累计处理污染土壤/地下水8-10万立方米,实现高额营收,奠定市场基础;
中期(3-5年):在全国重点区域建立5个区域服务中心,实现年销售装备30-50台,营收达成突破,力争成为土壤地下水修复细分领域龙头企业;
长期:依托中建集团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布局,将技术与装备输出至沿线国家,打造国际化土壤修复装备品牌IP,推动中国绿色修复技术走向世界。
创新无止境,修复护家园。此次斩获中建八局青年创新创业赛道银奖,既是对中建八局环科公司技术创新实力的肯定,更是对其践行“绿色低碳发展”理念破解行业痛点的认可。未来,中建八局环科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、推进项目落地,在守护生态环境助力城市更新的道路上持续发力,以国企担当与青年智慧,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,贡献更多“八局方案”与“环科力量”。(王煦中)